头像

俞天明 讲师(高校)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职务:

毕业院校: 重庆大学
邮件: ytm@hdu.edu.cn
办公地点: 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88号703煤分质利用
电话: 13606516660

10 访问

个人简介

校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校有机固废制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校煤炭分质利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政府招商顾问。主要从事碳氢转化和碳深加工技术的产业转化,曾赴日本进行前端产业技术交流,与各高校和政府智库紧密合作。主持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浙江重大专项,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专利十余项。杭州市江干区136第二层次人才,获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持的“万吨级混合废塑料气化制油”项目,获四位院士鉴定为国际领先。2022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


教育经历
  1. 1993——1997,重庆建筑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

  2. 1999——2002,重庆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1997——1999,任职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项目经理

  2. 2002年至今,任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

社会职务

浙江天澈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浙江天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淮北天澈碳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新疆新天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政府招商顾问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碳氢转化技术的产业转化,专注煤基碳材料的碳提纯和碳深加工。

教学与课程


纵向科研

代表性纵向科研项目

  1. 浙江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混合废塑料裂解制油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

  2. 主持的“万吨级混合废塑料气化制油”项目,2015年由四位院士及环境化工等领域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项目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对于混合废塑料工业化处理意义重大,成果具有明显的工程实用性和技术指导价值,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渐进循环密闭低温反应釜及油气自动转换机稳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横向科研

近一年在研横向科研项目:

  1. 储氢多孔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2. 高端碳材料生产流程工艺及控制系统的研制

  3. 新能源电池极片材料再生工艺及控制系统的研制

  4. 一种活性炭环保再生的工艺研究

  5. 碳素新材料缺陷识别工艺及控制系统的研制

  6. 超炭生产废水的处理和碱回收工艺的研究

  7. 含镍铬废水的处理工艺的研究


论文


科研成果

代表性纵向科研项目

  1. 浙江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混合废塑料裂解制油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

  2. 主持的“万吨级混合废塑料气化制油”项目,2015年由四位院士及环境化工等领域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项目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对于混合废塑料工业化处理意义重大,成果具有明显的工程实用性和技术指导价值,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渐进循环密闭低温反应釜及油气自动转换机稳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著作


专利成果
  1. CN106590723B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制生物炭的高温油气冷却分离工艺及装置

  2. CN206385079U一种还原气化制生物炭系统的高温生物炭冷却分离装置

  3. CN206385085U一种具有连续进料自动出气机构的污泥制生物炭装置

  4. CN206385089U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制生物炭的高温油气冷却分离装置

  5. CN108641738A一种煤清洁利用的进料出气除灰装置

  6. CN213666063U一种煤清洁利用的进料出气除灰装置

  7. CN109652137A一种提质煤制合成气的方法和系统 

  8. CN109652134A一种利用低阶煤制备低挥发分无烟煤的方法和系统

  9. CN109652136A一种利用低阶煤制备提质煤的方法和系统

  10. CN110806728B一种基于电子预案的化工厂紧急事故的辅助处置方法

  11. CN110846094B一种净化气制备LNG工艺

  12. CN110804468B一种合成气的干法脱硫工艺

  13. CN110862844B一种低阶煤分质利用的富气制天然气并联产氢气的方法

  14. CN110862843B一种水煤浆制合成气的方法

  15. CN111246171B一种化工厂安全监管、在岗培训和考核方法及系统

  16. CN212732076U一种具有动静密封装置的出料装置

  17. CN112195044A一种除尘设备

  18. CN212833646U一种除尘设备

  19. CN213232123U一种釜后除尘降温装置


荣誉及奖励
  1. 杭州市江干区136第二层次人才

  2. 获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软件成果